日本动漫业发达,优秀作品层出不穷,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中,都少不了日本动漫作品的陪伴。日本动漫IP一直是手游界炙手可热的资源之一。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我们是否在移动游戏领域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童年的梦想呢?我们是否也玩到了与这些动漫有关的好游戏呢?
我们发现,日本原创精品手游在中国的运营成绩并不如想像般乐观。那么问题来了,日本的版权方组织架构怎样呢?如何获得与版权方的洽谈机会?
日 本IP授权机制与国内IP授权机制相比较截然不同。在日本,一个IP往往由多个版权方共同拥有。知识产权是日本企业的核心收益方式之一。中日双方也有本质的差异。中国强调的是甲方意识,而日本人更强调版权意识;中国对于改编产品的理解是能赚钱的游戏,目标是做好收入;而日本更多的理解是做不同玩法的游戏,目标是做好品质,再强调收入。
知名游戏观察员罗伊便曾在《从<柯南>说起:日本游戏 IP授权注意事项及关键点》一文中表示:在日本IP产业中有着一个类似最高院的版权委员会掌握着最大的执行权利,而这其中则需要购买版权的开发商一层层通过,想购买版权的开发商必须先向委员会提交申请,在委员会会审查完公司的背景以及资质过后,双方建立初步的信任才可进行后续合作。
以“航海王”为例,该IP目前在国内有三家企 业获得授权,分别是DeNA、中手游和广州叶游。首先公布此IP计划的DeNA会率先在中国推出游戏产品,中手游其次,广州叶游最后,三家公司同一IP产 品的游戏类型也完全不同。
在日本,同一IP衍生的多款手游产品非常多见,不过真正能够收获成功的也只有少数产品。国内市场虽与日本差异巨大,但在IP这方面,未来面临的挑战其实是相同的,真正做出好游戏,才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胜法则。
经历过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换代成长,日本对中国手游市场的理解其实还是很清晰的。日本版权方目前的目标是寻求长期稳定的中国合作伙伴,和游戏领域相比,国内视频网站更早开始购买日本动画版权,越来越多的日本动画通过合法授权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。这一现象体现出国内越来越重视版权机制,整个产业环境布局日趋成熟,因此手游购买动漫类IP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做法。而伴随而来的,IP维权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