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是艰难的一年,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,大公司还是小公司,金融还是外贸,都被风暴席卷,每个人都清晰地感知着这场风暴带来的风吹草动和剧烈变化。
严峻的大环境
IPO上市数量下降:2018年上半年中国A股市场IPO上市数量与筹资额同比双降,其中同比2017年上半年IPO上市数骤降近七成。同时,上市企业接近15亿元的平均筹资额,却是创下了自2008年以来同期新高。也就是说,公司上市变得越来越难了,但上市公司的价格也越来越贵了。
税务改革:2019年1月1日起,社保费直接由税务部门来征收。带来的影响就是,之前已经有社保的人,到手的工资要变少了;之前没有社保的员工,终于可以享受社保的福利了,同时也说明企业在每个员工身上投入的钱变多了。对员工而言,虽然个税基础调至5000,但是工资却下降了。对企业而言,付出的成本增加了。
失业潮:2018年第二季度,小微企业用人需求较第一季度平均下降26.6%。税务改革,聘请一个员工的成本在上升;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很多行业的岗位工作会被人工智能代替;众多企业开始裁员,贸易战,企业的营收难以增长;诸多问题导致失业潮爆发。魅族、美图、拉钩等等企业纷纷有裁员消息传出,让每一个工作者都“瑟瑟发抖”
P2P炸雷: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7月初,有45家P2P平台爆雷,随后众多P2P平台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倒下,截至今年上半年,P2P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减少至1836家。全行业已然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。这场风波除了影响从事该行业的个人,还“贴心”地拉上其他行业的“小手”,以至于现在投资形势举步维艰。
当然,以上这些只是九牛一毛,但其中一环扣一环,形成蝴蝶效应。在这样大环境下的我们,出现了“一口榨菜一口二锅头,骑着摩拜遛一遛,购物用9块9包邮“,调笑背后各种心酸。
创业如履薄冰
在这种情况下,创业更显艰难。企业家们一步步如履薄冰,不能出错。从公司的布局架构、产品详情、到资金规划、知识产权等等,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好。这些准备条件中,商标尤为重要。企业需要品牌,品牌需要商标,企业在使用商标的时候,一定要理清权责,理清归宿,才能防止公司大步向前而后院却着火的情况出现。
众所周知的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商标之争,加多宝被判赔偿总计14.41亿元。在目前即将上市之际,又被曝出东莞基地停产清远基地停产减员。
泰国天丝和红牛维他命就商标无休止的纠缠,给了其他功能饮料企业趁机蚕食市场份额的机会,以至于营收日渐愈下,不利于自身发展。
滴滴打车因为商标和别人“撞车“了,随后把”嘀嘀“改成“滴滴”,并被要求赔偿8000万元。
其他企业也都十分重视商标,项目未动,商标先行,确保自己的品牌独一性。
阿里巴巴从2016年就开始注册区块链项目相关的商标,其名下的“蚂蚁区块链”商标有19枚,其中有5枚是在2016年申请的,9枚在2017年申请,5枚是在2018年申请的。而蚂蚁区块链官网到今年1月才上线。
另外防御性商标也是必不可少。例如小米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,注册了大米、紫米、粟米、虾米、非米、绿米、纯米、万米、红米、兰米、米粒、米线、黑米、米粉、美米、青米、清米、爆米花、万米等各种米。
由此可见,商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。
看到这里,很多人会觉得,创业真艰难,还是不要创业好了,但其实,很多伟大的公司,都诞生在冬天,成就在冬天,或许下一个“阿里巴巴”就是你的公司呢?
文章由个人作者在知识产权门户发表,仅代表个人独立观点,不涉及知识产权门户立场。如需转载须联系作者授权同意并标明转载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