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专利博弈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,无论是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,还是格力这样的行业龙头,想要占领高地,就必须重视科技力量和专利布局。
在国民印象中,只要提起空调,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品牌肯定是格力。
“好空调,格力造”、“格力,掌握核心科技”、“让世界爱上中国造”,在这些给力的广告词背后,蕴藏着的是格力非同寻常的创新成就和专利硕果!
2017年,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凭借127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全国第7,成为前十榜单中唯一一家上榜的家电企业。
格力获得如此多的发明专利并不是偶然,亮眼数据背后不仅是企业创新研发能力的极速提升,更是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丰硕成果。
在格力电器6月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,董明珠的讲话豪气冲天,一句“哪个企业敢跟我打技术战?”,彰显出了格力在专利技术和科研实力上的自信。
要知道,格力“专利狂魔”的称号不是白来的,其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,近年来每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元,目前拥有1万多名科研人员,知识产权保护也结出累累硕果!
1991年至2000年间格力拥有专利148项;2001年至2011年间,拥有专利增长至4000多项;而在近6年,格力电器拥有的专利更是达到了33571项,其中发明专利15900项!
专利永远是体现企业创新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。在格力令人惊羡的成就背后,是“全员创新”的生动实践,更是格力将专利视为“命根”的现实回馈!
坚持研发硬道理,作为国产手机中的“研发担当”,华为在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高调晒出专利成绩:
截至2017年12月31日,华为累计专利授权74,307件;申请中国专利64,091件,外国专利申请累计48,758件,其中90%以上均为发明型专利。
同样,华为如此亮眼的数据也不是一蹴而成的。
曾经,华为还没有太多技术积累,产品中应用了很多别人的专利,而拥有这些专利的企业找上门来要收取专利许可费。
当时华为做了两个决定:
一方面主动找这些企业谈判,交纳专利许可费;
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用于研发,拼命进行技术积累。
仅仅几年之后,华为的技术积累就让其实现了与通信行业的世界级大佬平等对话。
可见,无论是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,还是格力电器这样的行业龙头,要成功,就必须重视科技的力量、技术的创新和专利的保护。
对于各家企业来说,不同行业的竞争环境、企业的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的全球化水准可能各不相同,但创新和知识产权发挥的重要作用都是相通的。
在知识经济时代,专利博弈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,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成果的企业,才是能够不断创新发展、创造价值、占领市场制高点的企业!
看了上述格力和华为的例子,是不是突然就对申请专利这件事上心起来了?
要知道在中国,创造力是无限的,但是很多企业缺乏的就是将创新技术转化为专利资产的意识和决心!
如果你领先一步申请专利,就能抢先一步得到保护,占领市场!
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留言告知,感谢!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: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(ID:ZXR-IP)
文章由个人作者在知识产权门户发表,仅代表个人独立观点,不涉及知识产权门户立场。如需转载须联系作者授权同意并标明转载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