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,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做完题为“小米新常态”的主题演讲后的观众问答环节上,“怼”了一把华为——在回答观众提问的“承不承认华为也具有互联网思维”问题时,雷军表示,虽然华为也是中国企业的骄傲,但是其骨子里不具有互联网思维。
雷军在今年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回答提问
网络上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解释有好几种,不知道这次雷军说的“华为没有互联网思维”具体指的是哪一种。不过话说回来,相比互联网公司的定义,其实华为更符合科技公司的概念,毕竟华为是依靠硬件起家的。或许华为的互联网思维确实比不上小米,但是要论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储备,小米要追上华为还有得跑。
别的且不说,咱们今天就来“纸上谈兵”,让小米和华为稍微“比划比划”。
首先是专利,这个在华为的知识产权储备库里应该算是核心存在,同时也是对华为的技术储备的一种侧面说明。一般来说,我们说一家公司技术多强,都会提到其专利数量,那么华为的专利数量究竟有多少呢?
根据公开资料,截止2013年12月31日,仅中国专利一项,华为累计申请的专利就高达44168件。相比之下,根据IT之家的一篇文章,2016年时,小米的专利申请量仅为七千余件,与华为并不是一个量级(当然,这也和小米创立时间没有华为长有关)。专利储备量级不同,带来的结果也很直观:在小米因为专利问题被高通将了一军的时候,华为已经可以举起专利大棒揍向了三星。
比较早的数据,但是可以看出小米和华为双方专利数量对比很明显
在商标方面,双方倒是不相伯仲,华为作为老牌企业,产品线众多,商标自然也少不了。目前,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下的商标记录就高达2000件,算上子公司的话商标数量更加可观。
华为的商标数量,很可观
当然,商标数量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公司对于商标的保护如何,但是老高简略地看过整个商标列表后发现,华为还真是老谋深算——除了“华为”这个总招牌,和旗下的各种产品系列,比如“荣耀”、“HUAWEI P”之外,甚至连常用的广告词和具体产品型号都进行了商标注册。
华为甚至连这个都没放过……
关于小米的商标情况,老高之前的不少文章中都说明了情况,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到“易名商标注册”公众号查看往期文章回顾一下。而雷军之前关于商标域名的那番言谈,更注定了在其手下的小米不会轻视商标的保护。
无论是已经走在巨头路上的华为,还是还在发展中的小米,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,也希望有一天,这两家都可以成为值得国人骄傲的企业。
更多商标实时资讯,请关注“易名商标注册”公众号,偷偷告诉你: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就能关注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