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发布裁决,加多宝需赔偿中粮包装2.3亿元,但加多宝却表示,这有利于推进加多宝上市。
2017年10月,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包装与加多宝集团旗下王老吉公司(下文以“加多宝”代称)达成合作,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规定:
中粮包装需对清远加多宝增资20亿元,以换取清远加多宝约30%股权。这20亿元当中,有10亿元是以现金方式支付,另外10亿元则以实物的方式出资。而加多宝需要在6个月内向清远加多宝注入加多宝商标,作价30亿元,占清远加多宝45.87%的股份。
清远加多宝是谁?它是加多宝旗下的公司,主要从事研究、开发、生产、加工及销售蔬果饮料、茶饮料、凉茶等。为“加多宝”和“JDB”品牌饮料独家提供浓缩液。
加多宝和中粮包装双方都将加多宝上市作为一个目标,2018年,加多宝总裁李春林更是提出了“二次创业、开源节流、整合优势资源、三年内实现公司成功上市”的目标。
然而,截至今年6月30日,中粮包装已经注资达8.77亿元,但加多宝并未向清远加多宝注入加多宝商标。
为此,中粮集团对加多宝提出仲裁申请。
11月14日,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发布的《部分仲裁裁决书》确认,加多宝须立即赔偿中粮集团投资的2.3亿元和773万元的利息。
虽然加多宝与中粮集团的纠纷画上了句号,有利于加多宝的上市。不过,加多宝与王老吉间仍存14.4亿元纠纷也是一个不小的阻碍。
这个案子还得从头说起:王老吉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,新中国成立后,“王老吉”被收为公有,后被划归到广药集团旗下,而香港王老吉由王氏后人继续经营。
陈鸿道(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创始人)看中凉茶的商机,从香港王氏后人处获得凉茶配方,并在1997年与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。
在2000年正式与王老吉商标的持有者广药集团签订了合同,合同期限至2010年,后来又签订了补充协议。在这期间王老吉成功超越可口可乐的销售额,并在2010年超越海尔兄弟的品牌价值评估,“王老吉”商标被估值1080亿元,成为中国的第一品牌。
在2008年汶川地震赈灾晚会王老吉宣布捐款一个亿,感动全国,让王老吉的品牌价值观达到了顶峰。
于是广药集团不干了,要收回自己的商标自己运作。
鸿道集团也不干了,自己辛辛苦苦打响的品牌,怎么能拱手让人,况且许可证还在有效期呢。
虽然在2012到2013年双方又签署两份补充协议,将租赁期限分别延期到2013年和2020年。但是法院并不承认补充协议,因为这牵连到原广药总经理李益民的腐败案,法院认为这个合同是“恶意串通,损害国家利益”的无效合同,因此无效。
2014年,广药集团起诉加多宝,要求加多宝赔偿10亿元。
2018年7月,广东高院一审判决,六家加多宝公司被判赔各自费用共计近14.4亿元。
2019年7月,最高人民法院撤销广东省高院的一审裁决,并发回广东省高院重审。
这一重审对加多宝而言其实是利好的消息,不过14.4亿的案件并未落幕,结果如何也并不知晓。
王老吉与加多宝battle这么多年,双方之间的价格战买三赠一、买四赠一的一系列举措,整个行业利润率遭遇“滑铁卢”。曾有业者哭诉,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价格战打下来,凉茶行业进入微利或无利的边缘。甚至有人戏谑道“王老吉和加多宝干架,却把和其正干下去了。”
凉茶行业在整个饮品市场生存空间一再遭遇挤压,这个“蛋糕”反而越做越小。在行业式微、纠纷不断之下,加多宝的上市之路还有多长?